成人无套a观看入口线上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圆一_水蜜桃湿地福地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二级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部 >> 课程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大纲(修订版)0318

2022-06-30 19:44 来源: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图片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大纲

(修订版)







2022年3月

一、课程名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课程性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向高校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掌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所确立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正能量。

四、课程教学形式与学分设置

课程教学形式:专题理论教学与项目化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分设置:本科教育2学分,高等职业教育1学分。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专题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

【教学重点】

1.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内容。

2.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

【教学难点】

科学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个方面的逻辑体系。

【教学内容提纲】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概括起来有十二个方面。

(一)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二)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六)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八)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九)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十)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一)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十二)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制度保障、实现方式,以及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民族工作方法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深刻理解、完整准确把握。

(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就是“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如果民族工作出现问题,就可能阻滞民族复兴大业,必须坚决守住民族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风险的底线。

(二)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就是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但更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三)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工作主线

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制度保障

就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搞明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

(五)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现方式

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就是要深刻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客观评价各民族及其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七)把握民族工作方法论

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必须正确把握好四个关系:

1.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共同性增多是发展趋势,民族差异存在是客观现实。增进共同性,要理清哪些方面必须强调“共同性”,哪些方面可以有“差异性”。“五个认同”必须高度认同,“三个不能有差异”、“四个可以有差异”。“同”是必须的,也就是没有商量余地、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的;“异”是可以,“可以”是有时间、地点、条件的,允许有差异不是必须有差异。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上不能有差异;但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不同民族可以有差异。共同性是主导,应当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

2.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4.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讲“两点论”更讲“重点论”,既讲多元更讲一体,既讲一分为二更讲辩证统一,准确把握主线和方向,切实解决认识误区,纠正不当做法,确保正确处理。

(八)掌握民族工作的目的论

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我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增强“五个认同”,有助于提升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考题】

1.如何完整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专题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中华民族共同体。

2.掌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5.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6.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论断。

【教学难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

【教学内容提纲】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多元一体格局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

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五十多个民族的民族实体,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五十多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五十多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民族认同,还都有高层次民族认同即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论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指导

1.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联合思想、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必然性。

2.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论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注意避免三种倾向:

第一种是把“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对立起来,认为讲中华民族就不能讲各民族,或者认为讲各民族就是否定中华民族;

第二种是把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土豆口袋同土豆的关系,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是各民族的总称而已。

第三种不要把本民族等同于中华民族,也不要把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坚实的现实纽带,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割裂的整体。我们不仅要让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发展好,更要努力把这个大家庭建设好,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即“四个共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从古到今在中国境内的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

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成为中华儿女福祸与共、守望相助的共同家园。历史上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经济共同体奠定基础;各民族在经济上表现为共建共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凝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有效参与国内国际循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经济共同体。

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御外辱、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的各民族才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过上了好日子。各族人民才真正拥有了代表自己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

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文化共同体。

五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特别是秦统一中国以来,各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互交融浸润,形成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将文化的认同渗进血液、透入灵魂,积淀成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形成了文化相通的中华文化共同体。

4.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

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近现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敌入侵和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把我国各民族命运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各个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的旗帜下,空前团结,淬炼形成了休戚与共、生死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伟大祖国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阔步,接续奋斗,这个中华民族千年梦想,使56个民族真正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针对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解决全球性治理焦虑而作出的智慧、审慎的重大倡议,具有时代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促进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国际社会共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又是文化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开展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合乎自身传统的发展道路,为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淬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

2.世界各民族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涵,并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合作行动,将逐步深化世界各国的共识并将进一步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同时,也将进一步保障世界各国共享合作治理利益,有效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最终促进全球合作治理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文明的形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论断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表述,经历了由“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2019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内蒙古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完整准确理解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1.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2.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4.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5.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6.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7.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

8.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2.如何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3.当代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专题三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历史,准确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

【教学重点】

1.完整准确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

2.理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教学难点】

理解党的百年历程中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教学内容提纲】

一、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1.民族问题的涵义。

2.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内容、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内涵。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一)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民族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为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一些仁人志士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族共和”等方案,但由于存在历史局限性,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

(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百年来党的民族工作的最大成就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我们党自成立起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基本框架,形成民族工作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

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三、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八个坚持”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经验“九个坚持”加以区分与联系。

(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深得民心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尊重历史、符合历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是我们党根据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民族问题具体实际,在处理民族事务、开展民族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顶层制度设计,不断总结、汲取基层经验而逐步形成的。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得到了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深得民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立场和人民情怀,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探索历史?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3.如何认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


专题四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清楚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创造了前提,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教学重点】

1.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创造了根本前提。

2.理解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教学难点】如何搞好民族大团结。

【教学内容提纲】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1.新中国成立,开辟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2.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发展新阶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完善时期。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

1.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理论,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精神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奋斗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必要条件;民族互助是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和谐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

1.做到“六个相互”: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做到“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二、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一)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

1.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

2.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3.各民族都应该平等地履行相同的义务。

4.无产阶级民族平等以消灭私有制为前提,这是资本主义民族平等和社会主义民族平等的最大的区别。

(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民族团结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从而关乎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

2.民族团结关乎国家社会稳定,从而关乎各族人民的安身立命。

3.民族团结关乎国家繁荣发展,从而关乎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三)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础。

2.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尊严和利益的前提。

3.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保障。

三、加强民族大团结

(一)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1.我国各民族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3.我国民族关系主流是好的。

(二)加强民族大团结

1.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2.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4.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2.如何搞好中华民族大团结?


专题五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明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1.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坚持和完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

【教学内容提纲】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保持国家完整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方针宗旨。

(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位与性质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各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利,自主管理地方事务,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体现了统一与自治的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实际。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要素

1.民族自治地方。

2.自治机关。

3.自治权及其行使。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统一与自治的正确结合。

2.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正确结合。

3.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正确结合。

4.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发展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实践过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三)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历史的必然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2.选择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要求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同时,要在确保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特殊问题。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否则就会走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做到坚持“两个结合”,核心要义是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将其视为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的初衷、坚持的依据、完善的目标。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鲜明主线。

2.坚持“两个结合”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2.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专题六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清楚认识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形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多维度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

1.明确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华文化。

2.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教学内容提纲】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含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这个精神家园所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措施

(一)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各民族要加强历史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让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根深干壮、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二)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四)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五)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

(六)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七)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思考题】

1.如何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2.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措施有哪些?

3.如何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形象?


专题七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环境氛围。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2.明确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教学内容提纲】


一、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从历史看,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开历史长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各个历史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秦朝到两汉,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从五代十国到辽宋金元,从明清到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但从未间断,而且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度不断增强,交融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近代以来,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血与火的共同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确立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各民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强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交往交流交融更为频繁广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加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互相借鉴,共同因素将不断增加,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形式

(一)政治方面交往交流交融

1.怀柔。怀柔是指用温和的政治手段笼络其他的民族或国家,使归附自己。如封王,赐爵等。

2.会盟。会盟是指民族政权双方通过缔结和约的方式来解决民族矛盾,处理民族关系。

3.和亲。和亲通常是指中原朝廷的皇帝以尚公主、降宫女、赐嫁妆的形式与游牧民族的君主联姻,也指游牧民族的君主之间采取同样的形式实行联姻。这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种特殊形式。自汉代实行和亲后,便成为一种绵延不断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始终,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二)经济方面交往交流交融

1.互市。互市是中国历史上民族间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既有官方的互市,又有民间大规模的贸易往来。

2.贡赐。贡赐是一种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贸往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各国各族间礼节性的友好往来。二是弱小民族主动对强大民族的进贡,以求得经济上的赏赐和政治上的保护。三是在强大民族的武力威胁下,弱小民族作为臣属国向宗主国贡献,以承认自己的被统治地位。

(三)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

1.文化互动。文化互动是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2.文化互学。文化互学是指在民族交往交流中,不同民族通过吸收其它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而使本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丰富、升华。这种学习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文化互融。文化互融指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的基础上,互相影响、彼此渗透,逐渐调和而趋于交融。

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

(一)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环境氛围。

(二)推广普及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全中国全社会共同的语言文字,是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说,“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他说:“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避免各民族学生到了学校还是各抱各的团、各走各的圈。”

(三)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

(五)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思考题】

1.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形式?

2.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有哪些?


专题八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成就,引导学生明确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推动民族地区人民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大实践。

【教学重点】

1.明确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2.正确认识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

3.掌握推动民族地区人民共同富裕、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民族地区人民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各族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教学内容提纲】

1、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1.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

2.经济社会发展相当落后。

3.交通、通讯极其不便。

4.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2.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巨大飞跃。

3.社会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二、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挑战: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2.机遇:党和国家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

三、推动民族地区人民共同富裕、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1.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2.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5.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二)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1.民族地区发挥好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等自然资源禀赋,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2.要推动民族地区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

3.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法律法规执行,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2.如何认识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




专题九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中国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法律基础。

【教学重点】

1.掌握中国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理论与实践。

2.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意义。

【教学难点】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教学内容】


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不都是民族问题。要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出身、信仰哪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

(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法律基础

1.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基础。

2.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体现的民族平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理念基础。

3.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体现的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保障。

二、我国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实践

(一)国家政策及其实施

1.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依法治疆”。

2.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 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把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做深做实。

3.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

4.2015年8月,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依法治藏”。

5.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要求在民族工作领域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调处民族事务。

6.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7.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地方实践

可列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2021年1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三、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一)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和法治尊严。

(二)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四)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

(五)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六)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1.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

2.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3.依法做好网络空间,形成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声音。

(七)深入研究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问题。

(八)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收外国势力的干预和支配。防范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必须坚持以“四个维护”为最基本行为准则,即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支持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文化的阐释,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

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2.如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专题十 加强和完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专题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地区好干部“四个特别”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理解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2.明确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要做到“四个特别”。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重要性。

【教学内容】

一、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一)做好民族工作,是我们必须始终放在心上的“国之大者”

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各级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

(二)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

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

二、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要做到“四个特别”

1.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2.民族地区好干部还要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3.更加重视、关心、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4.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

三、加强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民族工作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

2.如何理解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要做到“四个特别”?


专题十一  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主题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内蒙古的历程,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的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确新时代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蒙古使命,牢记嘱托,筑梦北疆。

【教学重点】

1.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的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2.明确新时代内蒙古的战略定位。

3.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内蒙古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发展要求。

【教学难点】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蒙古使命,牢记嘱托,筑梦北疆。

【教学内容】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怀历程

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怀历程,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即三次考察、五次审议、三封贺信、三次活动、三次座谈、两封回信、一份题词和多项批示。

(一)三次考察

1.2009年8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第一次考察内蒙古。

到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深入农村牧区、边防口岸、企业、社区、学校等进行考察调研,指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第二次考察内蒙古。

习总书记不辞辛苦到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地,深入林场、牧场、企业、牧户、社区考察调研;指导内蒙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并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考察结束时,他听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内蒙古的战略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领。

3.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第三次考察内蒙古。

深入社区、林场、农村、高校、机关单位,就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实地指导了内蒙古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考察结束时,他听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了内蒙古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

(二)参加五次审议

1.2018年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2.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3.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4.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5.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三)三封贺信

1.2017年7月29日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2.2019年7月27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3.2017年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四)三次活动

1.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参加的第一次、第二次活动是2013年2月7日和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东风航天城视察。

2.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参加的第三次活动是2017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并讲话。

(五)三次座谈

1.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分别于2015年7月、2018年9月在长春和沈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内蒙古更好参与东北振兴战略、借势借力推动内蒙古东部各盟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六)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的两封回信

1.第一封回信是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一连全体官兵的回信。在回信中总书记勉励官兵:“着力加强连队全面建设,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在边防落地生根,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2.第二封回信是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在回信中总书记勉励队员们说:“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总书记的两封回信是人民领袖心系北疆的真实写照,更是激励内蒙古各族人民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精神动力。

(七)一份题词

2017年8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欣然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这份题词承载着党中央对内蒙古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殷切希望,凝聚着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共同心声。

(八)多项批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内蒙古呼伦湖生态治理、腾格里工业园区企业污染、化解政府债务、解决“十个全覆盖”工程遗留问题等作出重要批示,从具体事件切入,既讲理念和方法,又谈思想和作风;真情关怀,悉心指导,对做好内蒙古相关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量身定制战略定位

(一)筑牢“两个屏障”

筑牢“两个屏障”就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安全稳定屏障”和“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二)打造“两个基地”

“两个基地”是指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现代能源这篇文章做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建立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建设“一个桥头堡”

“一个桥头堡”就是要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地处“三北”,外接俄蒙,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要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筑牢“两个屏障”、打造“两个基地”、建设“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为内蒙古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内蒙古擘画了发展蓝图。

2、人民领袖心系北疆,殷切嘱托指引征程

(一)内蒙古的区情

1.科学确定产业情况。

2.科学分析生态状况。

3.科学把脉发展条件。

(二)内蒙古的发展定位

1.在安全稳定方面,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2.在生态安全方面,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3.在对外开放方面,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4.在产业发展方面,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三)内蒙古的发展目标

1.守望相助,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2.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四)内蒙古的发展任务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内蒙古的发展路子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六)内蒙古发展要求

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3.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4.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七)内蒙古的发展理念和精神状态

1.坚持“守望相助”理念。

2.坚持民族团结。

3.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4.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5.弘扬“蒙古马精神”。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内蒙古的战略定位?

2.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牢记嘱托,筑梦北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

建议4学时或根据学情确定。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影视教育和读书研论会等实践活动,运用“大思政”理念,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引导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七、课程成绩评定建议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评定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进行,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2.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八、课程教学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学习网站的推荐

(一)参考教材

1.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21年9月30日。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年09月10日。

3.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主席讲话,新华网[OL]http://www.news.cn.2021年8月28日。

4.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和五次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新华网[OL]http://www.xinhuanet.com。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1。

(二)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3月新修正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2.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OL]http://www.gov.cn.2021年11月16日。

3.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新华网[OL] 2021年6月24日。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人民网 https://view.inews.qq.com.2022年3月11日。

5.国家民委研究室.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

(三)学习参考书

1.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版。

3.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

4.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选自《斯大林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版。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版。

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选自《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选自《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0.周恩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李维汉:《关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若干问题》,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四)相关学习网站的推荐

1.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http://www.zytzb.gov.cn/html/index.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https://www.neac.gov.cn/。

九、使用建议

1.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参照大纲选取或整合内容进行专题化教学。

2.教学大纲仅用于专题化教学参考,不得通过互联网、微信等传播使用和对外发布。

十、鸣谢

课程建设和教学大纲不断修订,凝聚着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的关怀与指导,专家同仁的智慧与奉献。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的指正,感谢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马列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鼎力协作,感谢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精心组织!时间紧迫,资源有限,如有不足,敬请批评指正!

打印
分享到:
关闭
中江县| 申扎县| 亳州市| 六盘水市| 法库县| 元江| 浑源县| 南涧| 遵义县| 桂阳县|